所有生命均依赖于健康的星球,但是,由大气、海洋、水道、土地、冰盖与生物圈交织形成的自然环境正在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此外,在脆弱的环境变得更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同时,自然灾害也通过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使环境不断退化。
决策者可通过WMO的观测、资料传输和预报等系统网络收集的天气、气候和大气观测资料了解环境状况,由此可更好地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
例如,由于长期缺乏降水和无节制的土地利用致使自然环境出现荒漠化。据估计,三分之一的地表面积和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正在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因此WMO将其重点调整到影响环境的气候变率和变化方面。
WMO是公认的对诸多地球物理现象现状进行独有的全球系统观测的综合资料源,拥有数据集和长期档案及有关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可保障对各类严重环境问题提供政策咨询。
生物多样性(地球生命种类及由其形成的自然格局)有助于保持全球环境的运转。空气污染、水匮乏和污染、土壤退化和城市扩展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海温上升使支撑着大量海洋生物生存并作为重点旅游项目的珊瑚礁大面积褪色,其中厄尔尼诺事件尤为重要。
湿地、森林和湖泊一类的生态系统是河流自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缓冲,在储存和削弱洪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保持它们的健康完好状态。结构性洪水管理干预无法完全控制超出设计标准的极端洪水事件,而且还可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平流层臭氧对植物、海洋生物、动物和人类起保护作用,可使地球生命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但氟氯烃等人为化学品却会破坏臭氧。
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的一项基本活动就是监测大气温室气体、紫外线、气溶胶和臭氧的长期变化,评估它们对人类、气候、空气和水的质量、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等产生的相应影响。另外一项重要活动是监测火山爆发或工业事故产生的有害颗粒物通过大气和水的传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便是用WMO的观测资料评估气候变化及其潜在影响,以及评估适应与减缓这种影响的各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