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为保障预测支柱推出新融资伙伴倡议
WMO在投资者论坛上提出了“天气、气候与水情报公地(“WMO公地”)”。论坛汇聚了公共与私营部门、发展与私人银行、慈善家与人道主义机构。“WMO公地”将于2026年正式上线。
“‘WMO公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基金,而是对持续性和信心的投资——它将汇集公共、慈善和私人资源,以确保数据自由流动,系统保持互操作性,使创新惠及最需要的人群,”WMO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说。
“今天,气候极端事件正在加速,速度之快超出了我们的应对能力。仅在2024年,全球与天气相关的损失就高达3180亿美元,其中一半没有保险。但是,在预警和气候情报上每投入一美元,就可最多节省十五美元。这个逻辑很简单:打造韧性,终有回报,”席列斯特∙绍罗在日内瓦论坛上说。
“WMO的使命并非慈善,而是全球尺度上的风险管理。可持续金融、韧性供应链、稳定的社会皆以此为基础,”她说。
WMO助理秘书长托马斯·阿萨里在10月27至28日举行的论坛上概述了“WMO公地”的理据。
· 我们的世界依赖全球公共基础设施,然而它至今仍面临着严重资金短缺且日趋脆弱。从预警系统到季节性预测及长期气候展望,以及风险分析,WMO的数据和服务为各行各业打造韧性提供了动力,每日通过各个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向数十亿人提供。
· 然而,市场驱动方法无法确保全面覆盖或系统可靠性,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要依赖强大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数据,以提供可靠、权威和公平的天气、水及气候服务。
· “WMO公地”通过汇总资源来回应这一需求,以维持并升级全球天气、气候和水支柱情报系统,确保互操作性、质量、创新、开放获取、机构能力和用户共创。
· 这样便可确保数据和服务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可信度,同时在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风险时加速韧性建设、保持市场稳定性和集体安全。
· 对出资方而言,这代表着当前最具杠杆效应的投资选择:每笔投资都在守护支撑着全球数万亿美元经济活动的系统。
“WMO公地”建立在强大而直接的架构之上,确保透明度、问责制、影响和可持续性。它基于四个路径:
1. 维持并优化全球观测系统
2. 加强全球数据互操作性和预测
3. 扩展高影响力服务和预警覆盖面
4. 能力建设与用户共创
为期两天的“投资者论坛”听取了来自银行、保险与金融业、科技公司、航空、航运与商品部门、慈善机构和人道主义行为体、开发银行与资助方的资深代表发言。
所有这些行业在其日常决策和运行中均在使用WMO全系统的天气、气候与水数据以及分析。
“WMO公地”力争在未来五年内至少筹集1亿美元,以弥补全球天气、气候与水监测、预测及服务提供系统的资金缺口。
它力争充分利用数十亿美元的现有公共部门投资,并辅以日益增长的私营部门投资,旨在加强现有气候融资机制,而非重复建设。
它将补充WMO来自会员会费的预算。WMO是联合国关于天气、气候与水的专门机构,今年是其成立75周年。
在论坛的总结发言中,席列斯特∙绍罗强调:与投资WMO相比,天气灾害的经济成本巨大。
2023年7月,一场超级单体风暴袭击了瑞士小镇拉绍德封,阵风风速达200多公里/小时。据瑞士主管机构称,这场风暴只持续了六分多钟,但造成了1亿多瑞士法郎的损失,数额超过了WMO全年预算,她说。
“本次论坛即将闭幕,而我们才刚刚启程。当科学、政策与金融能为共同使命协同合力时,一切皆有可能。通过旨在维持并加强全球天气、水和气候支柱的伙伴关系和投资,‘WMO公地’将是我们将对话转化为行动的载体”她说。
编者按
欲获更多信息,请参见WMO:应对风云变化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 Clare Nullis WMO 媒体官员 cnullis@wmo.int +41 79 709 13 97
- WMO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Office Media Contact media@wmo.int